学院管理
延安党日活动感言录之一
2010-10-27
今年8月,我们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通过亲临实地参观学习,深感这次活动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温党的光荣历史、履行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继承和发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尤其是延安革命纪念馆,全面而详尽地介绍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从1935年至1948年在延安领导和指挥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整个战斗历程,从几个方面阐述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是一部极其珍贵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光荣史册。
我们党在延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是民族的精英,是共和国的栋梁;他们是革命的种子,撒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并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在延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国民党严密封锁和物资奇缺的战争年代,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是延安精神战胜了革命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克服了前所未有的种种困难,使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今天,伟大的延安精神仍将激励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不息。
(朝韩语系 沈定昌)
一、轩辕黄帝陵、秦兵马俑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参观,让我们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汗水的结晶,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不仅身心愉悦,而且心灵也获得了启迪和升华,激发了我作为炎黄子孙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杨家领、枣园及延安城的参观,让我们看到:革命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砖一瓦,一尘一土,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亲身体会到他们遗留下来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如果没有他们的昨日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亲眼目睹了延安城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在如此恶劣自然条件下,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顽强奋斗,拼搏不息的精神风貌。
三、这次鲜活的党日活动,让学院同事之间在自然、随意的接触和交流之中,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从中也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短短几日的“双安之行,一路的欢歌笑语,尽管身体疲惫,但精神却得到了放松,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提升。我将把它作为巨大的能量储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投入到开学后紧张忙碌的工作中。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更好地为全院师生服务。
最后,再一次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参观、学习、感悟、提升的机会。
亲眼目睹了延安城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在如此恶劣自然条件下,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顽强奋斗,拼搏不息的精神风貌。
三、这次鲜活的党日活动,让学院同事之间在自然、随意的接触和交流之中,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从中也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短短几日的“双安之行,一路的欢歌笑语,尽管身体疲惫,但精神却得到了放松,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提升。我将把它作为巨大的能量储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投入到开学后紧张忙碌的工作中。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更好地为全院师生服务。
最后,再一次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参观、学习、感悟、提升的机会。
(教务办公室 邵晓梅)
此次西安--延安之旅非常愉快,感谢冬梅、淑静、宁琦等同志的精心组织和安排,感谢同志们对我的细心照顾。我们这次旅行非常成功,增进了友谊,加强了团结,受到了教育。尤其是延安行期间参观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和工作过的地方,感触颇深。只要看一看他们当年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对于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功和胜利就不难理解了。当年的老革命家们与士兵同甘共苦,与百姓同甘共苦,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战,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确令人感动。当听了讲解员讲了毛泽东同志用自己种的蔬菜请陈嘉庚吃饭,而蒋介石花800大洋宴请他时,就知道共产党掌握政权是理所当然的了,他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需要我们永远继承和代代相传的。
(俄语系 戚德平)
2010年8月11至18日,我们参加了北大外学院党委组织的延安行党日活动。总的感觉是:活动组织得很好,体会很多。下面主要汇报两点:
一、黄土高坡不见黄土
从延安南端的黄陵县到延安北的四五个小时的旅途中,汽车都是在陕北高原上行驶,但往日的黄土高坡上如今却见不到一处成片的黄土,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坡上覆盖着茂密的草木,坡下生长着茁壮的庄稼。总之,眼前的景象完全超出原来的想象,跟江南丘陵地区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八年前,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来延安视察,在肯定战争年代开荒种地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提出要变当年“兄妹开荒”的口号为“兄妹造林”,退耕还林,封山绿化,彻底改善生态环境,“向延安人民还债”。八年后,朱总理的承诺变成了现实。这是崇尚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新时代里的具体体现和巨大成就,令人深感欣慰和鼓舞。
二、精神力量作用巨大
参观革命圣地延安,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当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青年愿意放弃大城市或国外的舒适生活和优越条件,经历那么多艰难险阻,到贫穷落后的延安来学习工作。其中的一个原因也许就是,他们在充满屈辱的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在延安真正看到了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看到了实现个人最高理想的真正可能。精神的力量,包括理想、信念和正义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在许多情况下,它是可以胜过物质力量的。正是根据这一规律,毛泽东在延安作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装备落后的八路军最后战胜了装备先进的国民党军队。江泽民全面而又简明地把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概括为这样四点:(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一概括,对于我们理解延安精神的巨大魅力和持久影响,是很有帮助的。
延安的精神魅力,还表现在它对精神文明及其建设的重视上。参观新建成的气势恢弘的延安革命博物馆,较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当时延安的中高等院校竟有19所之多。除了广为人知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延安大学等,还有中国女子大学、医科大学、民族学院等高校,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延安工人学校、延安农业学校、八路军卫生学校等中专学校。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开办这么多的学校,可见党对精神文明及其建设的重视程度。正是在延安的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重要观点。正是在延安的众多院校里,广大青年找到了实现理想的具体岗位和途径,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充足的精神保障。
总之,外院党委这次组织的延安行党日活动生动活泼,很有意义。希望今后多组织这样的“体验式”学习活动,不断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英语系 刘建华 张桂珍)
2010年8月11至16日,我参加了由必威官方网站,必威biwei(中国)党委组织的“延安之行党日活动”。六天时间的学习,虽然短暂,但我却收获颇多。
在延安,我们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我们不仅瞻仰了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还深切地体会到了延安精神。
有人说,延安精神是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有人说,延安精神是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还有人说,延安精神更需要包括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国际友爱精神。而此次延安之行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我们外院全体党员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
回想70多年前,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虽然生活在阴冷、潮湿的窑洞中,但却胸怀天下安危和民族兴亡。他们面临着国民党、日寇的重重包围、打击,多少次被逼几乎走到绝境,但是他们从未丧失理想、信心,以超人的胆识和谋略,发挥集体的智慧,硬是在在重重艰难危险中,在黄土高原上杀出了一条血路!并且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在此次党日活动中,我们每一位党员也都继承和发扬着团结一致的作风。一路上,没有一位党员叫苦叫累,也没有一位党员掉队。不仅如此,一路上党委领导们还深切关心着每一位同志的饮食起居,而团队中的老党员也不忘时时照顾年轻党员……这些场景历历在目,让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立下向前辈党员老师们学习的决心。
今天,虽然我们远离了战火纷飞的环境,可是依然少不了团结一致的作风,从教研室的工作到学院的工作。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有信心和决心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好,为学院争光添彩。
(蒙古语教研室 袁琳)
2010年暑假,北大外语学院党委组织的党日活动使我有机会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了却了半个多世纪的心愿。革命家庭的熏陶,自幼在我的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父辈打天下的雄韬大略和艰苦奋斗、百折不回的革命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而这一切都凝聚在延安这个红色摇篮里。走进延安,仿佛回到了久违的家。枣园、杨家岭,宝塔山、延河水,处处镌刻着革命前辈们为了解放中国,解救劳苦大众而勇于献身、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成功了!今天,我们才有机会享受着先辈们用血汗浇灌出来的幸福果实,我们的国家富强了,我们的民族站立起来了,我们的生活实现小康了。但是,“吃水不忘挖井人”。作为教育界的共产党员,我们有义务继承先辈遗志,发扬延安精神,在改革大潮涌动、经济建设热火朝天的新形势下,保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为教育振兴、强国富民而鞠躬尽瘁,奋斗一生!
(东南亚系泰语教研室 裴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