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阿联酋高等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

       3月22日下午,由必威官方网站,必威biwei(中国)阿拉伯语系、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阿联酋驻华大使馆、沙迦美国大学联合主办的中阿高等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科学报告厅举行。 
 

 
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阁下致辞

 

       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阁下,阿曼、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伊拉克、巴林等多位中东国家驻华大使和外交官,北京大学教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杰教授,沙迦美国大学教务长Juan SANCHEZ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教授,沙迦美国大学副校长赵伟教授,必威官方网站,必威biwei(中国)副院长付志明教授以及克林顿集团副总裁、北大高级国际顾问Hani Findakly等多位嘉宾出席论坛现场。
 

 
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林丰民教授


       论坛主旨发言环节由必威官方网站,必威biwei(中国)阿拉伯语系主任林丰民教授主持。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阁下在致辞中提出,当前国际背景下,中国将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而阿联酋也有同样诉求。2018年,中阿进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阶段,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尤为重要。现代教育必须兼顾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而语言是文化的核心,也是一切交流交往的工具。在此背景下,阿联酋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汉语学习计划,并为本土学生来华学习提供积极有力的支持。而此次论坛的召开,将进一步加强中阿双方关系,并极大促进两国的交流合作。
 

 
北京大学教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杰教授


       北大教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杰教授在致辞中说,一带一路框架背景下,中阿国际交流将有更多发展潜能。1946年,北京大学就开始设立阿拉伯语专业,以马坚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为中国阿拉伯语教育打下了扎实基础,而当前老中青三代结合的教师力量为北大阿拉伯语言、文化、国际关系等多层面的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王杰教授提到2018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对阿联酋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他强调中国与阿联酋要做互学互鉴的交往伙伴;中阿应该加强文化、教育、旅游、青年、媒体等领域合作,做不同宗教、不同文明对话互鉴的桥梁。习近平主席对阿联酋的国事访问,为两国高等教育开展合作开拓了新的途径,也为我们建设具有全球意识的高等教育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北大已与中东多所研究机构展开合作,当前应该审视传统教学方法,从国际层面汲取宝贵经验。王杰教授希望我们的青年学生,我们的下一代能够真正懂得理解这个世界,能够为中国的发展,世界的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沙迦美国大学教务长Juan SANCHEZ教授


       沙迦美国大学教务长Juan SANCHEZ教授介绍了沙迦美国大学与中国高等学校合作办学的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沙迦美国大学当前的师资力量、优势专业以及学生基本情况。沙迦美国大学作为中东地区享有国际声誉的高等学府,目前在全球建校50周年以内的高校排名位列前50名。2016年,该校的工商管理学院被评为阿拉伯世界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其具备的AACBS认证,全世界只有不到5%的商学院获得该殊荣。
 

 
论坛现场


       主旨演讲环节之后,分别由沙迦美国大学副校长赵伟教授和必威官方网站,必威biwei(中国)吴冰冰教授主持“扶植国际教育”和“体验国际教育”两个分论坛。
 

 
沙迦美国大学副校长赵伟教授

 

       在“扶植国际教育”分论坛,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教授介绍,上外是一所外国语言文学见长的学校,而与阿拉伯国家高校的合作可以说是方兴未艾,还大有可为。当前国际化是趋势,但拓展国际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把国际化和本土化完美结合起来,如何吸纳国际先进理念,而又不丢掉传统,是一个大难题。克林顿集团副总裁、沙迦美国大学校董Hani Findakly教授谈到,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在于建立经济连接,尤其是能源技术的转移,国际教育是一条有效路径,而建立标准化则是一个难题。必威官方网站,必威biwei(中国)副院长付志明教授指出,高校的国际合作与领导层的决策理念息息相关,教育国际化还需要具有国际眼光专家的点拨和支持,更需要自身不断的努力与前行,创新来自于不断的审视自己,了解他人,开阔心胸,包容不同。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教授(左)、沙迦美国大学校董Hani Findakly教授(中)与北京大学付志明教授(右)

 

       北京外国语大学扎耶德阿拉伯语与伊斯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薛庆国教授认为,中阿两国虽有很大的文化差异,但也有很多共同点。2017年,阿联酋提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2030计划”,而中国也提出“2035教育现代化规划”,中阿两国对于教育发展都有规划和发展目标。而来自沙迦美国大学的Marcus教授则认为,教育普及非常重要。
 

 
北京外国语大学薛庆国教授

 

       在“体验国际教育”分论坛,必威官方网站,必威biwei(中国)阿语系大三学生、CAMEL项目主席赵歆苑介绍了项目启动五年来走访阿联酋、埃及、约旦、黎巴嫩、阿曼等中东各国,实地调研难民问题以及与中东青年进行文化交流的切身体会。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霆懿结合留学阿联酋的亲身经历,谈到跨文化交流学习有助于学生增进对全球化的理解,消除彼此误解,化解“文明冲突”,而双方以开放、包容、自信的态度推进中阿文化和高等教育交流,有利于丰富和深化双方在多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华中理工大学阿联酋留学生Sara Albalooshi分享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通过在中国的学习交流,掌握了新的语言,并了解中国的习俗与文化。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学生周歆谈到,在沙迦美国大学的经历是令人难忘的,虽然同学们来自世界各地,对问题有不同看法,解决困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能尊敬彼此。沙迦美国大学在华留学生Rami Baghdan提出,在中国的学习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该分论坛上,吴冰冰教授还组织了学生代表与在座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且为热衷于国际交流的学子们提供了建议。
 

 
北京大学吴冰冰教授(左一)主持论坛并与学生代表、嘉宾交流

 

       论坛最后,阿联酋驻华大使馆公共外交主管Mariam AI Shamsi女士致闭幕词。她说,教育是推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环节,通过此次论坛的举办,中阿双方得以充分沟通交流并探讨未来在各领域的合作。今年是阿联酋的“包容年”,我们要推动包容文化的不断发展,激励学生们拥有丰富的学习经历。未来,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但要记住,“世界是你们年轻人的”。
 

阿联酋驻华大使馆公共外交主管Mariam AI Shamsi女士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友好院校的校领导和学者教授,以及中国知名教育集团、各大媒体界的100多人出席了本次论坛,共话国际教育新模式。本次论坛提供了一次全面考察中、西、阿高等教育互鉴的机会;在全球化加深、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探讨了由各国名校重构国际教育的愿景和规划。
 

 
清华大学博士生巴达维在论坛上提问

       

       此次论坛的召开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下,中阿两国顶尖学府在国际教育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举措。

 


部分参与论坛的人员合影


(文/文晶、张馨元,图/程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