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四届“文学与图像”学术论坛顺利举办

       2021年1月16至17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必威官方网站,必威biwei(中国)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代东方文学插图本史料集成及其研究”课题组承办的北京大学第四届“文学与图像”学术论坛顺利举办。由于疫情,此次论坛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牛津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的近三十位专家学者,以及共计500余人次的线上听众参与了此次论坛。
       1月16日上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明教授主持了论坛的开幕式,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王邦维教授、必威官方网站,必威biwei(中国)院长宁琦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赵宪章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杨剑龙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社科部副部长吴杰伟教授分别致辞。
 


(王邦维教授致辞)

 

       王邦维教授首先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感谢了赵宪章教授、杨剑龙教授为“文学与图像”论坛所做的前期铺垫,他们的工作为论坛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教授认为,图像研究是当前颇具价值的学术增长点,文学与图像研究既是“老话题”,又是“新话题”,值得学者们在此领域深入地耕耘。
 


(宁琦教授致辞)

 

       宁琦教授指出,“文学与图像”学术论坛近年来在国内学界取得了很好的影响和效果,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也已形成了一个多学科、多语种的文学图像研究队伍,她相信“文学与图像”论坛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品牌,并为国内外同仁提供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共同推动该学术领域的发展。
 


(赵宪章教授致辞)

 

       赵宪章教授高度肯定了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的工作,他认为,“文学与图像”是一个世界性的学问,而北京大学当前已成为了国内该领域的中心。杨剑龙教授热情洋溢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一首诗歌,以此预祝学术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吴杰伟教授指出,必威官方网站,必威biwei(中国)和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在文学图像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培养了一批研究人才,产出了众多学术成果。他相信,此次会议能够使文学与图像研究在东方大文学的学科框架下碰撞出新的火花。
 


(吴杰伟教授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进入正式的学术报告环节。本次论坛共设立了七场主题报告,学者们分别围绕“东方文学与图像转译”、“东西文学与图像探析”、“宗教/民俗与图像/写本”、“西方文学与图像阐释”、“古代文学与图像省察”、“文本图像与跨文化交流”以及“现代文学与连环图绘”进行发言和讨论。
 

一、东方文学与图像转译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丁莉教授汇报了论文《从“梦游须弥山”图看<玄奘三藏绘>的图像转译法》,她指出,“梦游须弥山”的文、图两部分均使用了直译的手法,但图像部分采用连续式构图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延展。在图像转译的过程中,画家在佛经的相关描述或绘画摹本等依据之上,对须弥山及其构成元素加以想象性的描绘,此外,图像中还增加了“雷神”这一文本中没有的元素,运用象征手法为该图增添了更为深厚的内涵。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向伟同学的论文《文学、绘画与表演的交织:论<张良绘卷>之鸿门宴场景的生成》指出,《张良绘卷》中鸿门宴场景的生成可能受到了传入日本的元、明演义小说的影响,这为进一步思考“全相”与“绘卷”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鸿门宴涉及方位尊卑和剑舞表演的内容,也是值得思考的文图母题。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助教阳融寒以《波斯古代插图抄本的命运》为题,介绍了波斯古代插图本的发展史,尤其对《列王纪》系列抄本的留存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赵宪章对本场讨论进行了简要评议,他认为丁莉教授在文图对读方面非常细致,在文章的最后可进一步与主题相勾连,论述“梦游须弥山”故事在玄奘传记中的意义和作用,并对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加以讨论。向伟同学的论文以一个文图母题在异域的嬗变为考察对象,颇具亮点,视野开阔,材料丰富,特别是对坐席尊卑的论述很有见地。阳融寒助教的文章内容细致,但可进一步突出主题,以《列王纪》插图本为核心展开。
 

二、 东西文学与图像探析
       本场发言为此次论坛特设的研究生专场,旨在鼓励年轻学者参与文学与图像的研究。必威官方网站,必威biwei(中国)硕士生柳媛同学的论文《浅析库茵芝绘画的文学底色》,将俄罗斯作家果戈理的文学作品与俄罗斯风景画家库茵芝的画作相联系,从文学视点出发,通过分析语图之间的互文关系,对库茵芝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加以阐释。南京艺术学院的硕士生Francesca Leiper(李茜茜)同学的论文题目为《纪念苏轼:传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再研究》,该文将史料中的宋代苏轼肖像画与《后赤壁赋图》中苏轼的相貌进行比对,并通过辨析画面的题识文字与跋文,探讨该画所体现的纪念性意义及描绘苏轼《后赤壁赋》的深层原因。西班牙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博士生史诗同学汇报了论文《文人水墨花鸟画中的三重图像性》,该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水墨画鸟作品,基于西方的艺术、哲学理论来分析绘画、诗歌、书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比了西方典型的艺术作品,从而更为深入地展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赵敬鹏副教授负责本场评议。他认为,三位同学的论文都使用了很多新的概念,同时重视画面的分析,这是研究文学与图像的重要内容。柳媛同学的选题让人眼前一亮,视角独特,如果能够找到库茵芝与果戈理的交往史料,将会更加有力地证明二者作品之间的关系。李茜茜同学论文的亮点在于抓住了“纪念”这一概念,从三种图像类型揭示出不同的纪念意义。但是,作者对于古代文献的界定、理解值得进一步商榷。史诗同学的论文选题前沿,建议关于书法部分的论述可以进一步展开。
 

三、宗教/民俗与图像/写本
       牛津大学俞雨森研究员的论文《土耳其托普卡匹宫图书馆收藏的一幅元代木刻》介绍了该馆藏元代木刻的情况,并以此为切入点讨论了穆斯林世界收藏的中国图籍的构成。此外,该文还系统地讨论了这一木刻的收藏史,尤其是在伊朗乃至土耳其等地的具体使用。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刘科副教授《形塑祖师——永乐宫故事壁画的文本与图像借鉴》一文,着眼于永乐宫纯阳殿、重阳殿中的连环故事壁画。作者指出,这些壁画以上下分层、三壁连续展开的形式描绘了全真教两位祖师的生平或神迹,具有通俗演教的特点,其文本来源广泛,且有意回避了与祖师形象不符的内容,图像表现借鉴了佛传故事、地狱审判等题材的表现形式。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张建宇副教授的论文《即文本即图像——塔形写经的产生、演变与传播》由刘科老师代读,该文关注了一种特殊的经卷佛画品类,即塔形写经。塔形写经既属于写经,也可算作佛画,是图像与经文的交集。作者对塔形写经的形成情况、发展历史加以介绍,着重考察了敦煌的塔形《心经》作品。
       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谢继胜教授负责本场评议。谢教授认为,三人的发言各有特点,且颇具新意。俞雨森提出的元代木刻是十分重要的发现,有助于理解中世纪中西交流史、印刷史的研究。刘科的论文切入点新颖,考察了此前并未充分关注的重阳殿、纯阳殿壁画,并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对道教、佛教的内容进行分析,值得肯定。张建宇对“塔形写经”的介绍是一个少见的研究题目,这篇论文以此为视角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四、西方文学与图像阐释
       必威官方网站,必威biwei(中国)刘洪波副教授《果戈理<死魂灵>的插图与阐释》一文,挑选了《死魂灵》的多幅代表性插图,并考察了这些插图创作、传播和影响的情况,以及它们与《死魂灵》文学文本的读者接受之间的关联。北京大学外国学院助理教授程小牧汇报了论文《戈蒂耶小说<金羊毛>中的绘画与现代唯美者的形象》。该文指出,短篇小说《金羊毛》可视为戈蒂耶形成自身独特的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现代性观念的标志,小说中金发抹大拉、鲁本斯、圣像画等元素都极具象征意味,对审美趣味的探讨通过绘画作品来铺陈,最终通过肖像对真人的加冕,达成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解。在对自然与人为、现实与想象、道德与审美等一系列问题的辩证思考中,戈蒂耶塑造了第一个具有原型意义的现代唯美者的形象“提布斯”,这一形象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合肥师范学院袁晓薇教授负责本场评议,她认为,二位老师的论文将文学图像研究拓展到域外的领域,资料丰富,做出了很好的基础性工作。其中,刘老师的论文对《死魂灵》的插图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是值得称道的工作。但是,文章从文学图像研究的角度来说,还可以对读者接受插图的原因进一步加以展开。程老师的论文则可以进一步延伸文学与图像的互动。
 

五、古代文学与图像省察
       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包兆会汇报了论文《看见与看作:对道家文学图像与语言生象关系及一文多图现象的省察》,该文考察了《庄子》、《道德经》的文学图像与各自文学语象的三种关系,以及这三种关系中的一文多图现象,并阐发了文学图像访问语象过程中所发生的模仿、放弃、改变以及一文多图中的“看见”与“看作”的关系和两者之间的转换机制。赵敬鹏副教授的《论<水浒传>簪花现象的美学意蕴及其式微——基于文学与图像关系视角》一文,以《水浒传》中大量描写的簪花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了簪花所具有的叙事功能,同时考察了《水浒传》插图本在不同时代和地区刊刻的特点,并对其深层原因加以分析。袁晓薇教授的论文《<长恨歌>诗意图不兴之原因初探——兼论中国传统诗意图的诗意生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长恨歌》不受中国文人画青睐的原因,分别是:主题的多义性和敏感性、情节内容与画面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复杂的抒情性和记叙性。此外,作者认为,绘画题材对于文学作品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对文学作品的解释、欣赏、评价和传播方式,直接体现了画家这一特殊读者群的文学观。
       南京艺术学院费泳教授负责本场评议。她指出,袁教授的论述全面且细致,可以引发读者对经典接受史的思考,从《长恨歌》的表现形式而言,典型场景和标志性符号的缺少也可能是长恨歌绘画作品缺少的原因。赵老师对文本的调查很细致,选题也很合适,学界在簪花方面的研究较少,此文能够很好地加以补充。此外,文章可以在簪花行为的渊源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包老师的论文涉及了图像学的运用问题,对于识读美术史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六、文本图像与跨文化交流
       陈明教授《“火中取子”:佛教医王耆婆故事文本与图像的跨文化呈现》一文,以与耆婆相关的“火中取子”故事为例,对该故事的图像资料进行了全面地搜集,并分析了其图像与文本的相互关系。作者从跨文化的视域,梳理了耆婆图像的传播与流变,以此展现古代丝绸之路的医学文化交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必威官方网站,必威biwei(中国)助理教授熊燃汇报了论文《东南亚的“三界图”:文本、图像及其信仰刍议》,“三界”是东南亚地区佛教美术中常见的表现主题,内容为展现佛教宇宙论思想中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图景。该文主要对三界宇宙图像在东南亚的流布状况、文献传统以及信仰来源等加以探讨。
       赵宪章教授负责本场评议,他认为,陈老师的论文对于资料的梳理和呈现做得很细致,但是可以弱化材料和文献的介绍,进一步突出图文关系的论证。熊老师的论文前两部分基本是在美术史的语境中展开,第三部分才涉及文献来源及相关的文图关系,后者应该加以补充和深入。
 

七、现代文学与连环图绘
       杨剑龙教授的《论被遗忘的丰子恺<武训传>插图》介绍了《武训传》插图的相关情况,他指出,这一作品是丰子恺在阅读张默生《武训传》文本的基础上,参看有关画传绘制而成。插图以二十幅毛笔简笔画的方式,生动地再现了武训行乞办义学的经历,构图简约,形象传神。作者还认为,该作品之所以不被提及的原因,在于1951年起开始的对于武训的一系列思想斗争和批判运动。在时代大背景的压力之下,丰子恺的这一插图作品就此隐匿,成为丰子恺及其家属心中的伤疤。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李洪华教授汇报了论文《民国时期现代文学作品的连环画改编》,该文指出,现代文学作品的连环画改变于1930年代起步,是出于启蒙、革命和救亡宣传的需要。这一时期,鲁迅、茅盾、老舍等人的作品引起了美术家们的转译热情,由此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不过,这些改编在艺术上不太成熟,包括形态上表现出与插图的一致性和混合性,以及手段上主要运用木刻和漫画两种表现形式。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龙其林教授的论文题为《在文字地位、学术规范与图像泛滥之间的徘徊——对中国文学研究图像史料著作编撰的反思》,作者认为,图像史料逐渐进入中国文学研究著作,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引人关注的现象,但是学者们对于如何使用图像史料存在着一些认识偏差,包括仅仅将图像史料视为文字的附庸;缺乏对于图像作者、摄制者的尊重等。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中存在着的图像史料运用问题,反映了文学研究者对于读图时代的到来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与观念更新。
 


(杨剑龙教授发言)

 

       包兆会副教授负责本场评议。他认为,龙老师的观点很敏锐,很好地提醒了学者们对于图像应该怎样理解,怎样认识。李老师的论文清晰地梳理了连环画创作在民国时期的发展,也指出了著名作家以及底层百姓对连环画创作的影响,文章可以进一步对连环画的艺术形式加以分析。杨老师的论文从史料的角度而言很有价值,对丰子恺涉及《武训传》的资料做了详细的梳理,论文详实,但是结尾的论述似乎有所不足。
 


(与会人员截屏合影)

 

       17日下午,陈明教授主持了论坛的闭幕式,赵宪章教授、杨剑龙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两位教授一致认为,本次论坛为文学图像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探讨的机会,与会者的论文议题深入,方法多样,展现了此次论坛的新气象,进一步推动了“文学与图像”研究的发展。刘洪波老师也畅谈了自己进入文学图像研究领域的感想。在热烈的讨论中,北京大学第四届“文学与图像”学术论坛正式落下帷幕。
 

(文/王萱  图/中心)